問題詳情

李老先生剛過八十歲生日,請問他依序經歷人生那些階段?(甲)知命之年;(乙)而立之年;(丙)耳順之年;(丁)不惑之年
(A) 甲乙丙丁
(B) 乙丙丁甲
(C)乙丁甲丙
(D)甲丙乙丁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37274
統計:A(41),B(190),C(3885),D(2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古時候年齡代稱

用户評論

【用戶】用功的小孩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而不踰矩

【用戶】Joanne Pan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始齓:指小孩子達7.8歲正在換牙之時;總角之年:指兒童(小朋友以前都會綁兩個窩窩頭在頭上,就和怪獸的角一樣,所以稱孩童為總角)幼學之年:10歲(中國小孩開始讀書之時)舞勺之年.13歲,古時人們在13歲時,會學一種舞(拿著一個很像杓子的東西),故稱舞勺之年束髮之年(志學之年):男童約15歲(因為當時的男生是不剪頭髮的,所以當你年紀到15歲的時候,你的頭髮已經可以束起來了!!因此這時候就稱為束髮之年,亦指15歲的男生.)及笄之年:女子15歲.(:簪子。古代女子到了15歲級把披垂的頭髮梳上去,插上簪子。後世遂稱女子適婚年齡為「及笄」)和男子束髮之年有異曲同工之妙.荳蔻年華:女子13.14歲(但是13~20歲都有人用,這是文學上的模糊點)出自於杜牧贈別詩...

【用戶】用功的小孩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

【用戶】Joanne Pan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始齓:指小孩子達7.8歲正在換牙之時;總角之年:指兒童(小朋友以前都會綁兩個窩窩頭在頭上,就和怪獸的角一樣,所以稱孩童為總角)幼學之年:10歲(中國小孩開始讀書之時)舞勺之年.13歲,古時人們在13歲時,會學一種舞(拿著一個很像杓子的東西),故稱舞勺之年束髮之年(志學之年):男童約15歲(因為當時的男生是不剪頭髮的,所以當你年紀到15歲的時候,你的頭髮已經可以束起來了!!因此這時候就稱為束髮之年,亦指15歲的男生.)及笄之年:女子15歲.(:簪子。古代女子到了15歲級把披垂的頭髮梳上去,插上簪子。後世遂稱女子適婚年齡為「及笄」)和男子束髮之年有異曲同工之妙.荳蔻年華:女子13.14歲(但是13~20歲都有人用,這是文學上的模糊點)出自於杜牧贈別詩...

【用戶】用功的小孩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看完整詳解

【用戶】牛寶兒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襁褓之年→不滿周歲。黃口→嬰兒。★★(ㄗ...

【用戶】Joanne Pan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始齓:指小孩子達7.8歲正在換牙之時;總角之年:指兒童(小朋友以前都會綁兩個窩窩頭在頭上,就和怪獸的角一樣,所以稱孩童為總角)幼學之年:10歲(中國小孩開始讀書之時)舞勺之年.13歲,古時人們在13歲時,會學一種舞(拿著一個很像杓子的東西),故稱舞勺之年束髮之年(志學之年):男童約15歲(因為當時的男生是不剪頭髮的,所以當你年紀到15歲的時候,你的頭髮已經可以束起來了!!因此這時候就稱為束髮之年,亦指15歲的男生.)及笄之年:女子15歲.(:簪子。古代女子到了15歲級把披垂的頭髮梳上去,插上簪子。後世遂稱女子適婚年齡為「及笄」)和男子束髮之年有異曲同工之妙.荳蔻年華:女子13.14歲(但是13~20歲都有人用,這是文學上的模糊點)出自於杜牧贈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