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1.柯柏格的道德發展理論中認為幼兒到兒童時期道德發展的順序為:
(A)避免懲罰傾向→好孩子傾向→個人主義傾向 
(B)避免懲罰傾向→個人主義傾向→好孩子傾向 
(C)好孩子傾向→個人主義傾向→避免懲罰傾向 
(D)個人主義傾向→避免懲罰傾向→好孩子傾向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73239
統計:A(528),B(531),C(27),D(24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Z理論

用户評論

【用戶】Amber Lee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我也看錯 題目範圍是從幼兒到兒童~也就是只到第三階段避罰服從→ 相對功利 →   尋求認同                   (個人主義)      (好孩子傾向)

【用戶】顏秀蓉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層次1 前慣例期(Pre-Conventional)並沒有道德觀念,凡事只會著重個人利益和只為滿足自己而行事。階段1 避罰服從取向(Obedience and punishment orientation)只單純地為免被懲罰而服於規範,不會考慮其他事情。階段2 相對功利取向(Self-interest orientation)視會被人讚賞的行為作規範,為得到因讚賞而取得的利益而遵守規範。層次2 慣例期(Conventional)道德觀念是以他人的標準作判斷,以此作為發展自我道德觀念的方向,因為這個層次的兒童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階段3 尋求認可取向(Interpersonal accord and conformity)為了取得成人的好感,而遵從成人定立的「好孩子」標準的規範( The good boy/good girl attitude)。同時亦認為滿足大眾期望...

【用戶】徐子鈞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為什麼不能選A?感覺題目出的有爭議

【用戶】Amber Lee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我也看錯 題目範圍是從幼兒到兒童~也就是只到第三階段避罰服從→ 相對功利 →   .....看完整詳解

【用戶】顏秀蓉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層次1 前慣例期(Pre-Conventional)並沒有道德觀念,凡事只會著重個人利益和只為滿足自己而行事。階段1 避罰服從取向(Obedience and punishment orientation)只單純地為免被懲罰而服於規範,不會考慮其他事情。階段2 相對功利取向(Self-interest orientation)視會被人讚賞的行為作規範,為得到因讚賞而取得的利益而遵守規範。層次2 慣例期(Conventional)道德觀念是以他人的標準作判斷,以此作為發展自我道德觀念的方向,因為這個層次的兒童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階段3 尋求認可取向(Interpersonal accord and conformity)為了取得成人的好感,而遵從成人定立的「好孩子」標準的規範( The good boy/good girl attitude)。同時亦認為滿足大眾期望...

【用戶】徐子鈞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為什麼不能選A?感覺題目出的有爭議

【用戶】顏秀蓉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層次1 前慣例期(Pre-Conventional)並沒有道德觀念,凡事只會著重個人利益和只為滿足自己而行事。階段1 避罰服從取向(Obedience and punishment orientation)只單純地為免被懲罰而服於規範,不會考慮其他事情。階段2 相對功利取向(Self-interest orientation)視會被人讚賞的行為作規範,為得到因讚賞而取得的利益而遵守規範。層次2 慣例期(Conventional)道德觀念是以他人的標準作判斷,以此作為發展自我道德觀念的方向,因為這個層次的兒童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階段3 尋求認可取向(Interpersonal accord and conformity)為了取得成人的好感,而遵從成人定立的「好孩子」標準的規範( The good boy/good girl attitude)。同時亦認為滿足大眾期望...

【用戶】徐子鈞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為什麼不能選A?感覺題目出的有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