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 下列選項,何者強調為官者應為其職務負責的態度?
(A)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B)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
(C)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D)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17647
統計:A(54),B(12),C(50),D(252),E(0)

用户評論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公都子以告。曰:「吾聞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孟子的學生一一公都子,將齊人的話告訴孟子。孟子說:「我聽說過:有官位職守的人,如果不能盡他的職,就應該離去;有進言責任的人,如果他的話不被採納,就應該離去。我是客卿,沒有做官的職守,也沒有進言的責任;那麼我的或進或退,豈不是寬裕得很嗎?」http://blog.xuite.net/yanggille/twblog/114617745-%E7%95%A5%E8%AA%AA%E5%AD%9F%E5%AD%90%E7%AC%AC%E4%BA%8C%E5%8D%81%E4%BA%94%E8%AC%9B

【用戶】姚璦綺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B)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 有搞亂國家的君主,沒有自行混亂的國家;有治理國家的人才,沒有自行治理的法制(C)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白話解:魯哀公問為政的道理。孔子回答說:「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施政,都記載在竹簡和木牘上面。當他們在位的時候,他們的教化就能施行,他們死了,他們的教化也就滅亡了。以人來施政的法則,是希望政教能快速推行,而利用土地種樹的法則,在使樹木快速生長,施政的道理,是希望如同蒲盧一般快速滋長。」

【用戶】偽課員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c?

【用戶】成功魚(再出發)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A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範圍內的事情B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 有搞亂國家的君主,沒有自行混亂的國家;有治理國家的人才,沒有自行治理的法制。C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魯哀公問為政的道理。孔子回答說:「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施政,都記載在竹簡和木牘上面。當他們在位的時候,他們的教化就能施行,他們死了,他們的教化也就滅亡了。以人來施政的法則,是希望政教能快速推行,而利用土地種樹的法則,在使樹木快速生長,施政的道理,是希望如同蒲盧一般快速滋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