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 2.關於古代典籍中的時間用語,下列說明何者錯誤?
(A)歸有光〈項脊軒志〉:「三五之夜」,指農曆十五日
(B)莊子〈逍遙遊〉:「朝菌不知晦朔」,「晦」為每月第一天
(C)《禮記.月令》:「孟秋之月,日在翼」,孟秋指農曆七月
(D)張岱〈西湖七月半〉:「杭人遊湖,巳出酉歸」,「巳」為上午 9 時至 11 時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451282
統計:A(12),B(88),C(57),D(26),E(0)

用户評論

【用戶】S(107高普雙榜)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三五之夜:3*5=15,即指農曆15日(B)月初為朔,十五為望,月底為晦(C) 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一季分三個月,分別為孟、仲、季依農曆算法春天是一、二、三月→孟春:一月 、仲春:二月 、季春:三月 夏天是四、五、六月→孟夏:四月、仲夏:五月、季夏:六月 秋天是七、八、九月→孟秋:七月、仲秋:八月、季秋:九月 冬天是十、十一、十二月→孟冬:十月、仲冬:十一月、季冬:十二月 (D)【子時】23時至01時【丑時】01時至03時【寅時】03時至05時【卯時】05時至07時【辰時】07時至09時【巳時】09 時至11時【午時】11時至13時【未時】13時至15時【申時】15時至17時【酉時】17是至19時【戌時】19時至21時【亥時】21時至23...

【用戶】Fang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從陰曆來看,月初為朔,十五為望,月底為晦。

【用戶】Cheryl (休息中)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陰曆每月的最後一日稱為「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