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篇章閱讀測驗▲閱讀下文,回答第 25–27 題 福建漳、泉二府,頂兇之案極多。富戶殺人,出多金給貧者,代之抵死,雖有廉明之官,率受其蔽,所謂「宰白鴨」也。先大夫在讞局,嘗訊一鬬殺案,正兇年甫十六歲,檢屍格則傷有十餘處,非一人所能為,且年稚弱,似亦非力所能為。提取覆訊,則供口滔滔汨汩,與詳文無絲忽差。再令覆述,一字不誤,蓋讀之熟矣。加以駁詰,矢口不移。再四開導,始垂泣稱冤,即所謂「白鴨」者也。乃駁回縣更訊。未幾,縣又頂詳,仍照前議。再提犯問之,則斷斷不肯翻供矣。他委員嗤先大夫之迂,逕行提訊,遂如縣詳定案。比臬使過堂問之,仍執前供。因訊:「爾年紀甚輕,安能下此毒手?」則對曰:「恨極耳。」案定後發還縣,先大夫遇諸門,問曰:「爾何故如是執之堅?」則涕泗曰:「極感公解網恩,然發回之後,縣官更加酷刑,求死不得;父母又來罵曰:『賣爾之錢已用盡,爾乃翻供,以害父母乎?若出獄,必處爾死!』我思進退皆死,無甯順父母而死耳。」先大夫亦為之淚下。遂辭讞局差。(陳其元《庸閒齋筆記》卷三)
【題組】25. 依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文中的案件全為正兇一人所為
(B) 正兇寧願順父母之意頂罪而死
(C) 縣衙最後改變判決而使案情真相大白
(D) 讞局因正兇沒有稱冤而未曾駁回更審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03863
統計:A(8),B(164),C(34),D(27),E(0)

用户評論

【用戶】吳承翰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正兇寧願順父母之意頂罪而死 頂罪而死就不會是正兇吧?D選項看似更合理

【用戶】吳承翰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正兇寧願順父母之意頂罪而死 頂罪而死就不會是正兇吧?D選項看似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