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 「多少次課堂上,當我說某個理論已被另一個新的取代時,學生會停下筆來,憤怒的把前面的筆記劃掉,大惑不解的望著我,懷疑為什麼要教一段已經被證實為不對的理論。他們完全不了解在科學上沒有絕對的對錯,一個理論被推翻了並不代表它從此就銷聲匿跡,假如有新的儀器、新的方法出現,它還是有可能借屍還魂,以另一個姿態出現。最主要的是我想教他們科學家思考的方式,他如何根據他的想法設計關鍵性實驗以驗證他的想法,因為這才是科學的精神——假說的驗證。」根據本文,作者最想要教導學生的學習態度是:
(A)好讀書,不求甚解
(B)博觀約取,厚積薄發
(C)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D)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76874
統計:A(161),B(447),C(2291),D(50),E(0)

用户評論

【用戶】劉莉芳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B)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指的是作學問的人必須要廣博的閱讀各類的知識,經思考後找出自己真正認同的想法。等到自己的實力已有一定的水平後,也不能自高自大,自己為了不起之意。(C)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意思是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現象,不知事物的本質及其產生的原因。出自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

【用戶】KAKALA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這答案不OK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題組】42 本文主張文學創作應抱持什麼樣正確的認知與態度? (A)「古典」與「現代」截然二分,不必強同 (B)「古典」與「現代」相互滋養,不可偏廢 (C)「古典」與「現代」各有其門徑,不可混淆 (D)「古典」與「現代」各擅勝場,至少需專精其一 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5 年 - 初等/五等/佐級◆國文#57810答案:B 難度:簡單【題組】43 從本文得知 1920 年後歐洲音樂的「新古典主義」,與下列那一選項,沒有充分證據證明關連性? (A)「新古典主義」會學習採用對位法創作 (B)「新古典主義」名為復古實是一種創新 (C)「新古典主義」主張音樂絕對性的和諧 (D)「新古典主義」主要學習效法的對象是巴哈 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5 年 - ...

【用戶】米花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A)好讀書,不求甚解 在陶淵明的《 五柳先生 》中:“好讀書,不求甚解”意思就是讀書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只求領會文章的大意。多指學習不認真,不會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況,是一個典型的古今異義。 也可以解釋為:讀書,學習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入了解。甚:極、非常。解:了解,理解。 (B)博觀約取,厚積薄發 讀書人作學問應該要能廣博地閱讀群籍而擇其中之精要,蓄積豐厚學力學養而不急於表現。(C)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知道它是這樣的,更知道它為什麼是這樣的。 引申為既知道事物的表面現象,也知道事物的本質及其產生的原因。(D)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