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惻隱1 之心,仁之端2 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3 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孫丑上)1 惻隱:見人遭遇不幸,而生不忍、同情之心。2 端:起源。3 自賊:自己害自己。
【題組】30、( )下列字義說明何者正確?
(A)羞「惡」之心:噁心
(B)火之始「然」:燃燒
(C)「苟」能充之:苟且
(D)泉之始「達」:發達。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