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   我站在駱駝的面前,看牠們吃草料咀嚼的樣子:大鼻孔裡冒著熱氣,白沫子沾滿在鬍鬚上。老師教我要學駱駝,沉得住氣的動物。看牠從不著急,慢慢的走,慢慢的嚼;總會走到的,總會吃飽的。也許牠們天生是該慢慢的,偶爾躲避車子跑兩步,姿勢很難看。  駱駝隊伍過來時,打頭兒的那一匹,長脖子底下總會繫著一個鈴鐺,走起來,「鐺、鐺、鐺」的響。我對爸爸說:「牠們軟軟的腳掌走在軟軟的沙漠上,沒有一點聲音,一定是拉駱駝的人類,耐不住那長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給駱駝帶上了鈴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冬天快過完了,春天就要來,太陽特別暖和,暖得讓人想把棉襖脫下來。可不是麼?駱駝也脫掉牠的舊駝絨袍子啦!牠的毛皮一大塊一大塊的從身上掉下來,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牠們剪一剪,因為太不整齊了。拉駱駝的人也一樣,他們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脫下來,搭在駱駝背上的小峰上,麻袋空了,「烏金墨玉」都賣了,鈴鐺在輕鬆的步伐裡響得更清脆。(林海音 冬陽 童年 駱駝隊)
【題組】48( )根據本文,在作者兒時的回憶中,老師要她學習駱駝的何種行為? 
(A)沉著的態度 
(B)走路的姿勢 
(C)吃苦的決心 
(D)奉獻的精神。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