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 Corder 提出基於學習者所犯錯誤可分為四階段,「U 型學習(U-shaped learning)」出現在成形階段(emergent stage),比較接近於下列哪一種現象?
(A)此為進入遺忘階段,必須密集糾錯。
(B)退化而成為一種不穩定現象,經常犯錯。
(C)這階段的學習者很想表現所學,教師無須擔心也不必指導。
(D)剛學過而還未熟練時,會有一小段退步的情形,但之後隨著學習就會進步。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蔚藝莚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Pit Corder(1973)、Larry Selinker(2001)曾根據學習者口語(亦包括書寫)產出過程中所犯下的錯誤,進而將外語學習者的學習歷程分成四個階段:      1.前系統階段(Presystematic stage):Pit Corder(1973)觀察發現,在早期階段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者會犯下許多隨機 性錯誤,因為在此階段學習者僅對其系統性規則有些初步了解而已,導致其無法控制句型結構或字彙的表現。      2.成形階段(Emergent stage):此階段學習者會對某些特定的字彙、片語或文法(很有可能是學習者自以為正確的)進行歸納並加以運用,使得語言的產出更具一致性,但這樣的狀況通常會讓人認 為學習者有退步的情形。這種從正確的語言形式退步回不正確,然後再回到正確形式的語言現象稱為U 型學習(U-shaped learning)(Gass & Selinker 2001)。 系統化階段(Systematic stage):在第三階段的發展中,學習者的第二語言產出會有更一致的表現。第二與第三階 段最顯著的差別在於,學習者已經有能力對於他人所指出的錯誤進行改正,即使是細微的錯誤也是(H.Douglas Brown 2016)。 後系統階段(postsystematic stage):亦有研究者稱其為穩定化(stabilization)(Long 2003),相較於先前此階段學習者所 犯錯誤較少,對語言系統的精熟程度、流暢度及意義的掌握,基本上已不成問題,而 此時的學習者已具備自我糾正的能力。

【用戶】蔚藝莚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Pit Corder(1973)、Larry Selinker(2001)曾根據學習者口語(亦包括書寫)產出過程中所犯下的錯誤,進而將外語學習者的學習歷程分成四個階段:      1.前系統階段(Presystematic stage):Pit Corder(1973)觀察發現,在早期階段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者會犯下許多隨機 性錯誤,因為在此階段學習者僅對其系統性規則有些初步了解而已,導致其無法控制句型結構或字彙的表現。      2.成形階段(Emergent stage):此階段學習者會對某些特定的字彙、片語或文法(很有可能是學習者自以為正確的)進行歸納並加以運用,使得語言的產出更具一致性,但這樣的狀況通常會讓人認 為學習者有退步的情形。這種從正確的語言形式退步回不正確,然後再回到正確形式的語言現象稱為U 型學習(U-shaped learning)(Gass & Selinker 2001)。 系統化階段(Systematic stage):在第三階段的發展中,學習者的第二語言產出會有更一致的表現。第二與第三階 段最顯著的差別在於,學習者已經有能力對於他人所指出的錯誤進行改正,即使是細微的錯誤也是(H.Douglas Brown 2016)。 後系統階段(postsystematic stage):亦有研究者稱其為穩定化(stabilization)(Long 2003),相較於先前此階段學習者所 犯錯誤較少,對語言系統的精熟程度、流暢度及意義的掌握,基本上已不成問題,而 此時的學習者已具備自我糾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