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45. 下列何者最貼近本文的寓意?
(A)急欲求速,反而不達
(B)問道於盲,易入歧途
(C)日暮趕路,旅行大忌
(D)前車之鑑,足以為訓。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97959
統計:A(44),B(2),C(1),D(2),E(0)

用户評論

【用戶】livia760221

【年級】小五下

【評論內容】文章內容主要描述書生和書僮趕著進城,不顧船夫勸戒城門未開不必匆忙,结果兩人匆匆趕路卻導致書掉了一地,反而趕不及進城。  翻譯:庚寅年冬天,我在小港邊想進入蛟城,命書僮小雞綑書跟著我走。那時夕陽西移,即將沒入山下,傍晚炊煙(或者煙嵐)裊裊,飄浮在樹木周圍,望著前方的蛟城,估計約還有二里左右的路程,於是問船夫:「我還趕得上南門開啟的時間嗎?」船夫觀察小奚好一陣子,回答說:「慢慢走,城門還開著;走快了城門就會關閉。」我那時有點不高興,以為船夫在戲弄我。趕路到一半,小奚跌倒,綑書的繩子斷了,書本崩落下來,哀嚎著沒有辦法馬上站起來。整理書、用束帶綑好,走到城門前,城門已經被鎖鍊起來了。我失意茫然(豁然開悟),想到船夫的話頗近於道。天下因為急躁而自己把事情辦壞,到了晚上無處可去的人,就是像我們這樣啊!就是像我們這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