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 ) 陶淵明 移居:「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相思輒披衣,言笑無厭時。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這首詩描述了陶淵明的躬耕生活,關於這首詩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註:厭:滿足。此理:指與鄰里暢談歡飲之樂。紀:經營。) 
(A)第一、二句寫因休耕而得以與友賦詩 
(B)第三、四句寫特意置酒招呼鄰居共飲 
(C)第五至八句寫與友相聚每每興盡才歸,故難免有時誤了農事 
(D)末四句表明用心耕種,兼得飲酒、言笑之樂,過得心滿意足。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c8tnj

【年級】幼兒園下

【評論內容】(A)因春秋兩季天氣良好,而非休耕(B)經過門前,若恰好有酒則招呼共飲,非特意準備(C)各自忙於農務,閒暇時想起對方則立刻前往聚會。語譯:春天和秋天時,常常有天氣晴朗的好日子。我喜歡與三五好友作伴,登高吟詠新詩。親友們經過門前,總會彼此招呼。如果有酒,就互相斟酒對飲。農忙的季節裡,各自回到田地忙碌。等到閒暇之際,往往又思念起對方。一旦思念了,便趕緊換上衣服過門拜訪,開心地說說笑笑,完全沒有厭倦的時候。這種飲酒言笑的生活的確很美好,拋棄它實在無道理可言。穿的吃的需要自己親自去經營,躬耕的生活永不會將我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