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物質形成微胞體(micelles)後,隨著界面活性劑的添加,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界面張力不變
(B)溶解度增加
(C)導電性增加
(D)滲透壓增加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53631
統計:A(28),B(6),C(117),D(7),E(0)

用户評論

【用戶】Celeste

【年級】小四上

【評論內容】(C)9 微胞體(micelles)與乳劑之差異在: (A)界面活性劑不同 (B)微胞體無法形成 W/O (C)微胞體可形成單一相 (D)乳劑顆粒較小

【用戶】小賢子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添加界面活性劑:1.形成微胞體前:表面張力:大幅下降界面張力:微幅下降滲透壓:大幅上升導電性:微幅下降(原先難溶於水的化合物)溶解度:維持不變2.形成微胞體後:表面張力:維持不變界面張力:維持不變滲透壓:微幅上升導電性:大幅下降(原先難溶於水的化合物)溶解度:大幅上升

【用戶】腦洞爆炸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1. 滲透壓(osmotic pressure)→ C2. 助溶程度(solubilization)→ E 3. 表面張力 (Surface tension)→ A4. 界面張力(interfacial tension) → B5. 當量導電度(conductivity) → D

【用戶】小賢子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添加界面活性劑:1.形成微胞體前:表面張★...

【用戶】Celeste

【年級】小五上

【評論內容】(C)9 微胞體(micelles)與乳劑之差異在: (A)界面活性劑不同 (B)微胞體無法形成 W/O (C)微胞體可形成單一相 (D)乳劑顆粒較小

【用戶】腦洞爆炸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1. 滲透壓(osmotic pressure)→ C2. 助溶程度(solubilization)→ E 3. 表面張力 (Surface tension)→ A4. 界面張力(interfacial tension) → B5. 當量導電度(conductivity)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