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18.題為題組先生著書不一種,此《日知錄》,則其稽古有得,隨時劄記,久而類次成書者。凡經義、史學、官方、吏治、財賦、典禮、輿地、藝文之屬,一一疏通其源流,考正其謬誤。至於歎禮教之衰遲,傷風俗之頹敗,則古稱先,規切時弊,尤為深切著明。學博而識精,理到而辭達,是書也,意惟宋元名儒能為之,明三百年來,殆未有也。耒少從先生游,嘗手授是書。先生沒,復從其家求得手稿,較勘再三,……念是書不可以無傳,攜至閩中,年友汪悔齋,贈以買山之資,舉與建陽丞葛受箕,鳩工刻之以行世。(潘耒〈日知錄序〉)
【題組】 17.本段文字主要表達的是: 
(A)潘耒潛心古學,博通經史,深知《日知錄》的重要 
(B)《日知錄》是先生潛古有得,隨時劄記,類次而成的 
(C)讚嘆先生見多識廣與寫作《日知錄》的用心 
(D)記述汪悔齋對先生寫作《日知錄》時的幫助。

參考答案

答案:B[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4),C(1),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