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 古人「名」與「字」的配合,關係密切。下列選項有關「名」、「字」的說明,何者錯誤?
(A)顏回字子淵─因其人以品行學問著稱,故字以「淵博」相應
(B)孫權字仲謀─因孫氏排行第二,且「謀」為籌劃、商議之故
(C)蘇轍字子由─因「轍」為軌跡、途徑,故引申為遵循通行之意
(D)韓愈字退之─因「愈」為超越、益加,故「退之」以為中庸之道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2415
統計:A(2295),B(281),C(769),D(332),E(0)

用户評論

【用戶】阿成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顏回」——名「回」、字「(子)淵」,他的「名」「字」——「回」、「淵」——是彼此相關的。「回」是「旋轉」,「淵」是「回水」,即迴流之水。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顏回】【孫權】【蘇轍】【韓愈】

【用戶】YHL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蘇軾名字中的“軾”,本義是指設在車箱前面供人憑倚的橫木。《說文》中解釋道:“軾,車前也。”蘇軾的字“子瞻”,則源於《左傳莊公十年》“登軾而望之”中的“望”,比較符合蘇軾少年時躊躇滿志的張揚作風。 而蘇轍名字中的“轍”,本義是指車跡,車輪碾過的痕跡。《左傳莊公十年》有“下,視其轍”的句子。蘇轍的字“子由”,則帶有仿傚、依循的意思,說白了就是跟著別人走。在為人處事方面,蘇轍相比哥哥蘇軾,要內斂得多。蘇軾個性張揚、豪放不羈,而蘇轍的性格則相對內斂。蘇洵對兩個兒子的脾性秉性非常了解,為了勸誡與勉勵兒子,他在《名二子說》闡釋了為二子命名的深意。他說:“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

【用戶】Apple Gree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這一題在問,「名」與「字」的配合,關係密切。但是(A)顏回字子淵─因其人以品行學問著稱,故字以「淵博」相應只有提到字,而沒有提到名,好像談不上關係密切。

【用戶】Han Yu(106鐵特已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顏回字子淵─因其人以品行學問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