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春夜聞笛〉)下列選項,最符合此詩題旨的是:
(A)感時傷逝
(B)羈旅思鄉
(C)憂國憂民
(D)聞笛憶友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02748
統計:A(341),B(2454),C(91),D(171),E(0)

用户評論

【用戶】哆啦z夢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在寒山吹着笛子呼喚春回大地,被謫遷的人彼此對望不禁淚溼衣。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無數大雁,還沒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飛。https://fanti.dugushici.com/mingju/10757

【用戶】米花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在寒山吹著笛子呼喚春回大地,被謫遷的人彼此對望不禁淚濕衣。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無數大雁,還沒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飛。 賞析:軍中有人吹笛,彷彿是那羌笛淒厲地呼喚春歸大地,風光恰似塞外。這笛聲,這情景,激動士卒的鄉愁,更摧折著遷客,不禁悲傷流淚,渴望立即飛回北方中原的家鄉。 於是,詩人想起那大雁北歸的傳說。 每年秋天,大雁從北方飛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棲息過冬。來年春天便飛回北方。 後二句即用這個傳說。詩人十分理解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飛的心情,也極其羨慕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飛的自由,所以說“不待天明盡北飛”。 與大雁相比,遷客卻即使等到了春天,仍然不能北歸。 這裡蘊含著遺憾和怨望:遷客的春光──朝廷的恩赦,還沒有隨著大自然的春季一同來到。(B) 羈旅:寄居他鄉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28 「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誰不懷憂?令我白頭。胡地多飆風,樹木何修修。離家日 趨遠,衣帶日趨緩。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本詩主旨,正確的是: (A)傷春悲秋的感時之作 (B)為賦新詞強說愁之作 (C)感嘆自我生命的衰老 (D)描述思鄉懷歸的愁緒 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6 年 - 106年初等考試-國文(包括公文格式用語)#59456答案:D 難度:簡單30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 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秋思〉)此文主要表達出詩 人何種情感? (A)遠征他方,有鄉歸不得,思念妻子而成白髮繁雙...

【用戶】好期待(107身特已上榜)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關鍵字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