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各選項之中,何組的成語意思相近?
(A)一丘之貉/與眾不同
(B)囫圇吞棗/不求甚解
(C)投鼠忌器/肆無忌憚
(D)忍尤含詬/洗刷前恥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30977
統計:A(114),B(2763),C(144),D(304),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成語、成語解釋

用户評論

【用戶】蔡凱琳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投鼠忌器--打老鼠怕傷了器具,比喻作事有所顧忌。

【用戶】王雅慧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不求甚解:讀書重在了解義理,而不拘泥於字句上的意思。後來則用「不求甚解」形容學習或工作的態度不認真,只求略懂囫圇吞棗:用來比喻理解事物非常的籠統含糊、不求甚解。

【用戶】喬治小肥肥貓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囫圇吞棗把棗子整個吞下去,而不加咀嚼。比喻理解事物籠統含糊,或為學不求甚解。如:「研究學問最怕囫圇吞棗,缺乏辨別能力。」也作「鶻崙吞棗」。不求甚解讀書著重理解義理,而不過度鑽研字句上的解釋。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後多指學習或工作的態度不認真,只求略懂皮毛而不深入理解。投鼠忌器想擲打老鼠,卻擔心老鼠身旁的器物被擊壞而不敢下手。語本《漢書.卷四八.賈誼傳》:「里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諭也。鼠近於器,尚憚不投,恐傷其器,況於貴臣之近主乎!」後比喻做事有所顧忌,不敢下手。忍尤含詬能忍受罪過,含容恥辱。語本《楚辭.屈原.離騷》:「屈心而折志兮,忍尤而攘詬。」也作「忍尤含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