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0.該地人民在溝道中修建淤地壩,使荒溝變成人造小平原, 不但增加耕地面積,且淤泥養份高,農作物的產量較高,因此當地廣泛地流傳著:「溝裡築道牆,攔泥又收糧」、 「寧種一畝溝、不種十畝坡」。文中描述的地區,應是位於下列何處?
(A)東北平原
(B)黃土高原
(C)華北平原
(D)四川盆地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84906
統計:A(10),B(62),C(9),D(6),E(0)

用户評論

【用戶】chilankung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防治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淤地壩是以攔泥淤地為主要目的的治溝工程,是溝道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一般由壩體、放水建築物和溢洪道等組成,其佈置形式如圖所示。壩內所淤成的土地稱為壩地。淤地壩與谷坊是同屬於一種類型的治溝工程,它們的工程結構和佈置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工程規模大小和作用有所差別。谷坊高度一般低於5m,分佈在小溝內,它的主要作用是鞏固溝底侵蝕基點,防止溝底下切,同時淤點地也用於生產。淤地壩的壩高一般為8~30m,修建於較大溝內,它的主要作用是攔泥淤地,發展生產,同時,也有鞏固溝底侵蝕基點的作用。 淤地壩具有(1)穩定和抬高侵蝕基點,制止溝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