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43.依據上文,下列何者是作者撰寫本文的動機?
(A) 藉買魚放生池中,積功德,做善事
(B) 有感於池水清澈明淨,漣漪激盪,微風輕送,景色動人
(C) 希望能朝夕欣賞非非堂的池畔美景
(D) 胸中有自足之感,即使心有憂隘,處境窮獨,也盡得舒展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47692
統計:A(13),B(36),C(8),D(243),E(0)

用户評論

【用戶】Peja

【年級】研二上

【評論內容】房檐轉角的前面有塊空地,面積四五丈,直對非非堂,四周綠竹成蔭,沒有種植花草。按照空地的地形,挖一口不方不圓的池塘,沒用磚砌壁,沒用泥土修建,保存它原有的特點。用鍬開溝疏通水路,從井裏取水灌入池塘,池水滿滿地,清澈透明。有風,漾起水波;沒風,水面平靜清澈,星星月亮都能倒映出來。我在池塘旁休息,須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循著水面微波沿岸散步,有一種茫然身處千裏江湖上的感受,我的憂愁和孤獨都得到解脫。  我找到一個大魚網,買了幾十尾魚,叫童子把它放進池塘裏養,童子認爲池塘水有限;又不能擴大容積,他把小魚放進池塘,而把大魚丟在一邊。我感到奇怪,問他;他把自己的看法告訴我。唉!那個童子也是愚昧糊塗沒有見識啊!我看那些大魚枯死在池塘一邊,而那些小魚遊戲在又淺又窄的池塘裏,顯出得意的樣子。我很有感觸,因而寫了《養魚記》。

【用戶】Taickbin Chi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這篇文章主要是因為對童子養魚的可方式有感而發才寫出來的,寫景只是配角,童子對魚的態度才是主角,同時也暗暗自比不受重視的處境。所以(D)只是配角,真正的動機是魚的部份吧!。。我覺得沒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