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 「學校是文化政治的場所,教師是社會變遷的觸媒,教學是主體解放的過程。」請問這是哪一種理論的主張?
(A)經濟決定論
(B)教師唯物論
(C)結構功能論
(D)批判教學論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93562
統計:A(0),B(1),C(69),D(1041),E(0)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批判性教學是一種教學取向或教學方式,它企圖幫助學生質疑、挑戰人們對於宰制的信念與實踐。換句話說,這種教學取向是一種幫助學生成就「批判意識」的理論與實踐。在批判性教學的傳統中,教師要做的,是引導學生對各種意識型態進行質疑,以及練習思考「壓迫」(包括在學校的壓迫);並且鼓勵集體的解放(liberatory collective)及鼓勵學生對自己生活的的真實狀況進行個人反思。學生通常以加入某個團體開始,或由經歷某種過程(包括宗教、國家認同、文化規範、或預期角色)開始進行批判性學習。當他們達到某種對真相的了解,開始對現存的社會具有更深的問題意識時,接下來被鼓勵的行為是:相互分享他們認為該如何改變社會(本質是壓迫的)的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