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遠公在廬山中,雖老,講論不輟。弟子中或有墮者,遠公曰:「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輝,與時並明耳。」(《世說新語.規箴》)下列選項,最符合本文意旨的是:
(A)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B)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C)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D)把握機會,與時俱進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333333
統計:A(1),B(5),C(0),D(3),E(0)

用户評論

【用戶】Ann L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馬自達 小六上 (2011/01/08) 13 【註釋】 (3) 輟:停止。       (4) 墮:同「惰」,懶惰。 (5) 桑榆之光:照在桑樹、榆樹上的落日餘暉。比喻來日不多。 (6) 朝陽之暉:比喻學生正值壯年,來日方長。暉,日光。 (7) 與時:隨著時間的流轉。(9) 詞色:言辭和表情。 (10) 苦:熱切。(11) 高足之徒:程度好的弟子。 【語譯參考】遠公在廬山中,雖然已年老,但仍不停講論佛經。弟子中有人學習怠惰,遠公就對弟子們說:「我就像照在桑樹、榆樹上的落日餘暉,自然不會照得長久;但願你們像早晨的陽光,隨著時間,越來越明亮。」然後他拿著佛經,坐上講壇,誦經的言辭和神情充滿了熱情。程度好的弟子都面色...

【用戶】成功魚(再出發)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用戶】Ann L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馬自達 小六上 (2011/01/08) 13 【註釋】 (3) 輟:停止。       (4) 墮:同「惰」,懶惰。 (5) 桑榆之光:照在桑樹、榆樹上的落日餘暉。比喻來日不多。 (6) 朝陽之暉:比喻學生正值壯年,來日方長。暉,日光。 (7) 與時:隨著時間的流轉。(9) 詞色:言辭和表情。 (10) 苦:熱切。(11) 高足之徒:程度好的弟子。 【語譯參考】遠公在廬山中,雖然已年老,但仍不停講論佛經。弟子中有人學習怠惰,遠公就對弟子們說:「我就像照在桑樹、榆樹上的落日餘暉,自然不會照得長久;但願你們像早晨的陽光,隨著時間,越來越明亮。」然後他拿著佛經,坐上講壇,誦經的言辭和神情充滿了熱情。程度好的弟子都面色...

【用戶】成功魚(衝!)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