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關於《韓非子》寓言選的旨意說明,何者正確?
(A)〈和氏璧〉強調誠信的可貴
(B)〈郢書燕說〉指出謠言的可怕
(C)〈自相矛盾〉說明戰爭的無情
(D)〈楚人鬻珠〉給人們的警惕略同於〈鄭人市履〉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335766
統計:A(27),B(31),C(12),D(46),E(0)

用户評論

【用戶】妤C

【年級】小二上

【評論內容】〈楚人鬻珠〉給人們的警惕略同於〈秦伯嫁女〉

【用戶】妤C

【年級】小二上

【評論內容】《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有一天楚王對田鳩說:「墨子之學是當代非常著名的學說,它的內容很好,但文詞卻多不美妙,是什麼原因呢?」田鳩就說了兩個故事,其一是:「有一個楚國人到鄭國賣珍珠,他用木蘭木作了一個裝珍珠的盒子,用香木薰得香香的,盒子外面用翡翠和玫瑰來裝飾。結果鄭國人買了他的盒子,卻將珍珠退還。那楚人可說是擅於賣盒子,卻不擅於賣珍珠了!現在發表言論的人,都用巧妙的言辭;作君王的,只喜歡看這些美妙的言辭,卻忽略了這些言論是有功用的。墨子的學說,是傳授先王的道術,闡述聖人的言論,普遍告知世人。所以並不加以修飾,以免人們只喜愛他美妙的言辭,而忽略了其中的功用。」後來韓非子所謂的楚人賣珠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買櫝還珠」,用來比喻捨本逐末,取捨失當(和秦伯嫁女的意思一樣)。  秦伯嫁女  昔秦伯嫁其女于晉公子,為之飾裝,從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晉,晉人愛其妾而賤公女。此可謂善嫁妾,而未可謂善嫁女也。

【用戶】妤C

【年級】小二上

【評論內容】鄭人市履 這則成語從一個鄭國人因過於相信「尺度」,造成買不到鞋子的寓言故事引發而來。用來諷刺拘守成規,只相信教條而不注重客觀事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