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6.王老師班上正在進行恐龍主題,幼兒依自己感興趣的恐龍種類選組,並開始進行收集資料及討論,最後每個小組都完成他們的恐龍介紹大海報。主題結束前老師邀請各小組幼兒分享他們的成果,並請其他組幼兒給予回饋。請問王老師運用的是下列哪一種合作學習策略?
(A)團體探究法
(B)小組遊戲競賽法
(C)小組成就區分法
(D)思考配對分享教學法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3),D(0),E(0)

用户評論

【用戶】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最佳解!

【用戶】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最佳解!En-ling Guo 國二下 (2016/04/14) 50 思考-配對-分享(T-P-S) 法T-P-S法首先要求學生思考一個問題,然後與另一名同學結伴討論,口頭交流自己的回答,最後總結彼此的觀點供全班同學分享,如此可幫助學生組織先備知識,腦力激盪思考問題。團體探索法(GI)團體探究法是由Sharan 等人依據Dewey「以學生為中心」之教育理念於1976 年發展而成的,目的在提供學生一個多樣而廣泛的學習經驗。 GI 是一種高結構的教學法,教學前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教師要從教材中挑選適合探究的主題,準備團體探究的作業,向學生引介探究計劃,以及引導學生的探究過程,協助維持合作的行為規範。其教學步驟包含了六個連續的階段(Slavin, ...

【用戶】莊沛臻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Student Teams-Achievement Divisions)是合作學習最常見的分組教學方法,適用於大多數學科與年級。實施此教學方法可依照學生不同的能力,將學生分為每組四至五人的異質性小組後,教師先進行全班授課,之後依授課後學生的表現,將學生使小組形成小老師帶領組員一起學習的型態,小組成員共同研習並協助同組其他同學學習,教師每週施予測驗,除了以小組整體表現評定學生學習狀況外,也計算學生的個人進步成績,以個人過去的表現為基礎,激發學生為他所屬的小組爭取最多的分數。當小組分數達到某種標準時將受到表揚以激勵整個合作學習的效果。此種方法是合作學習中最簡單的教學設計,適合用在所有學科中。

【用戶】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最佳解!

【用戶】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最佳解!En-ling Guo 國二下 (2016/04/14) 50 思考-配對-分享(T-P-S) 法T-P-S法首先要求學生思考一個問題,然後與另一名同學結伴討論,口頭交流自己的回答,最後總結彼此的觀點供全班同學分享,如此可幫助學生組織先備知識,腦力激盪思考問題。團體探索法(GI)團體探究法是由Sharan 等人依據Dewey「以學生為中心」之教育理念於1976 年發展而成的,目的在提供學生一個多樣而廣泛的學習經驗。 GI 是一種高結構的教學法,教學前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教師要從教材中挑選適合探究的主題,準備團體探究的作業,向學生引介探究計劃,以及引導學生的探究過程,協助維持合作的行為規範。其教學步驟包含了六個連續的階段(Slavin, ...

【用戶】莊沛臻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Student Teams-Achievement Divisions)是合作學習最常見的分組教學方法,適用於大多數學科與年級。實施此教學方法可依照學生不同的能力,將學生分為每組四至五人的異質性小組後,教師先進行全班授課,之後依授課後學生的表現,將學生使小組形成小老師帶領組員一起學習的型態,小組成員共同研習並協助同組其他同學學習,教師每週施予測驗,除了以小組整體表現評定學生學習狀況外,也計算學生的個人進步成績,以個人過去的表現為基礎,激發學生為他所屬的小組爭取最多的分數。當小組分數達到某種標準時將受到表揚以激勵整個合作學習的效果。此種方法是合作學習中最簡單的教學設計,適合用在所有學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