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 以下是關於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臺灣經濟發展的資料:資料一:這個時期,主導的產業主要是食品、紡織、水泥、造紙,得到大規模的發展,不僅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也逐漸出口外銷。資料二:這個時期,臺灣進一步深入參與國際分工體制的過程中,以最突出的勞力密集型加工出口工業為中心,取得了發展。其特點是外資、民間企業、廉價勞動和出口市場等三個因素。資料三:這個時期,在政府當局主導下,進行了鉅額的投資,總額為 2094 億新臺幣。其中,完善基礎設施,即交通運輸、機場港口等,佔總投資的 63%;重化學工業的投資有鋼鐵、石油化學等,佔總投資的 37%。關於這三份資料的分析,下列何者正確?
(A)資料一應是出口擴張時期,臺灣在此時正式進入工業化社會
(B)資料二應是產業自由化、國際化時期,臺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C)資料三應是第二次進口替代時期,實施的背景是發生石油危機
(D)依發展的順序,應是資料一→資料三→資料二。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