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四】        我喜歡去非洲,特別是接近原始世界的地區,每每有誤入電影侏羅紀公園的錯覺。有一次, 還飛到尚比亞旅行。         天色微亮的清晨,我爬到比人高的吉普車上,往叢林去。前方的一處樹叢有窸窣聲,哇,是一個長頸鹿家族在吃「早餐」。我們慢慢靠近,熄掉車上引擎。這是奇妙的經驗,我正在陪「陸地上身長最高的動物」吃早餐。我突發奇想問嚮導:「四公尺高的大個子,怎麼睡覺?長頸鹿的睡眠時間有多長?」         「只睡三分鐘!」這位幹練的黑人嚮導說,長頸鹿的每次睡眠時間非常短,而且是站著睡覺。我以為聽錯,不可置信地再問一次,嚮導解釋:「哪一隻白目的長頸鹿膽敢深睡,就準備長眠吧。」在物競天擇的萬年演化、在獅子、豹子環伺的非洲叢林裡,敢大搖大擺睡覺的長頸鹿已變成獅子的腹中物。          長頸鹿的睡眠時間是所有哺乳動物中最短,一天睡眠總時間低於兩小時,進入深度睡眠狀態只有幾分鐘。牠們通常站著打瞌睡,長長的脖子往下垂或掛在樹梢,就是最奢侈的休息。因為從睡夢階段醒來、在地上站起來,長頸鹿要花一分鐘,這很危險,嚴重地減低牠的逃生能力。所以,當長頸鹿真想趴著睡時,它的三條腿彎曲在肚子下,留另一條後腿伸展在一邊,長脖子呈弓形彎向後腿。這種奇特的睡姿既能縮小目標,又可在緊急情況下一躍而起。不只如此,長頸鹿還能睜著眼睛睡覺。          要在非洲活下來,目前數量超過十萬隻的長頸鹿,已練就了多項本事。         相較之下,獅子,每天能睡十五至二十個小時,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睡覺,沒人能拿牠如何。這就是叢林法則。如果你無法成為叢林之王,就要是永不鬆懈的長頸鹿。很嚴酷,你只有三分鐘睡眠,完全沒有貪睡的權利,貪睡的下場,就是出局。在大自然,不只長頸鹿,草食性動物的平均睡眠時間都是比肉食性動物短。          職場與商場上,不也是如此。生命原本就是一個選擇,當獅子未必好,當長頸鹿未必差,只要一切恰如其分。想擁有權力、想主導棋局的獅子,能力就要相當,也要願意承擔。人生最可怕的是,錯置。所謂錯置,就是搞不清楚自己是誰或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沒有獅子的能力、地位,卻想過獅子的生活。          獅子有獅子的得失,何必羨慕牠一天可睡十五小時?有人想當叢林之王,碰到獵物(問題)卻搞不定。相對的,我也看過很多平凡但可愛的小人物,認分與踏實,當一隻長頸鹿就像長頸鹿。         美國 洛杉磯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發現,飲食和環境決定哺乳動物的睡眠需求量。         我因此好奇,後天環境如果變遷,行為能有多大改變?從非洲回來後,這問題一直在我腦海中縈繞。我好奇,臺北 木柵動物園的長頸鹿,不再有獅子時時獵殺,牠們的睡眠還會只有三分鐘嗎?牠們還是維持站立睡覺的「祖訓」嗎?環境改變確實產生影響,雖然仍是只睡幾分鐘。不過,有時候會趴下來睡。(王文靜 貪睡的長頸鹿)
【題組】28. 關於本文針對長頸鹿及獅子的描述,下列何者最正確?
(A)長頸鹿奇特的睡眠姿勢是為了逃生與自保
(B)動物園的長頸鹿因缺乏天敵所以睡眠時間增長
(C)長頸鹿受身高限制因此無法自在趴睡
(D)草原上獵食容易是獅子睡眠時間長的主因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教

【年級】

【評論內容】X(A)物質X匱乏時,冰棒即是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