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9.寫作論說文時,若能以生動淺顯的比喻來說明不易明白的道理,便能使義理鮮明,印象深刻,而達到「喻巧而理至」的境地。下列哪些選項符合此一寫作技巧的說明?
(A)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老子‧第六十六章》)
(B)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典論論文〉)
(C)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彊者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諫逐客書〉)
(D)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大同與小康〉)
(E)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參考答案

答案:A,B,C,E[無官方正解]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1)

用户評論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官方沒有提供答案,所以是99,請提供你的答案

【用戶】Suuting Chang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答案為A,B,C,E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原本答案為99,修改為A,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