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四、若以螢光追蹤劑定量持續注入野溪以量測流量,請寫出以量測水中螢光劑濃度推算流量之計算公式。(20 分)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80304
統計:A(2062),B(330),C(139),D(50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孟子.滕文公下

用户評論

【用戶】Michael Chu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語譯:子產主持鄭國的政事時,曾經用自己乘的車去幫助人們渡過溱水和洧水。孟子評論說:“這是小恩小惠的行為,並不懂得從政.如果他十一月修成走人的橋,十二月修成過車馬的橋,老百姓就不會為渡河而發愁了。在上位的人隻要把政事治理好,就是出門鳴鑼開道都可以,怎麼能夠去幫助百姓一個一個地渡河呢?如果執政的人要去討得每個人的歡心,那時間可就太不夠用了。

【用戶】haruuu

【年級】

【評論內容】乘輿:子產所乘的車。溱、洧:音ㄓㄣ  ㄨㄟˇ,二水名,徒杠:可徒步通行之小橋。輿梁:可通車輛的橋樑。子產聽鄭國之政,以其乘輿濟人於溱、洧。從前子產主持鄭國的政事,曾用他自己所坐的車子,在冬天載百姓渡過溱水和洧水(免得他們涉水受凍)。孟子曰:「惠而不知為政。歲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民未病涉也。孟子批評說:「子產只知道施些小惠,卻不明白行政的重點。按規定,十一月可徒步通行的小橋就要造好,十二月可通車輛的大橋也要造好,人民就不會有徒步渡河的苦痛。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濟之?故為政者,每人而悅之,日亦不足矣。如果在上位的人能夠把政事處理妥當,出門時就算叫行人迴避都可以。何況渡河的人那麼多,一輛車子又怎麼能把每個人都載過去呢?所以處理國政的人,如果拿個人的私恩去討好人民,那用一輩子的時間也不夠用。」

【用戶】T.H郵局衝衝衝!!!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古人的智慧,有時候看了真的覺得現在的政治人物應該好好看看

【用戶】郵局外勤正取79感謝阿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好行小惠不就現在檯面上愛作秀的政治人物嗎?個人看法...古文多有智慧與寓意,而近代白話文多是天馬行空..兩者各有其優缺點..有趣的是現在的政府可是要"減"文言文呢...也許愚民化政策更方便他們統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