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第 48-50 題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馬路約有七八十層的土階。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遠望過去是幾抹蔥翠的遠山,旁邊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糞坑,後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共是六間,我居其二。篦牆不固,門窗不嚴,故我與鄰人彼此均可互通聲息。鄰人轟飲作樂,咿唔詩章,喁喁細語,以及鼾聲,噴嚏聲,吮湯聲,撕紙聲,脫皮鞋聲,均隨時由門窗戶壁的隙處蕩漾而來,破我岑寂。入夜則鼠子瞰燈,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動,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順坡而下,或吸燈油而推翻燭臺,或攀援而上帳頂,或在門框桌腳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對於鼠子,我很慚愧的承認,我「沒有法子」。「沒有法子」一語是被外國人常常引用著的,以為這話最足代表中國人的懶惰隱忍的態度。其實我的對付鼠子並不懶惰。窗上糊紙,紙一戳就破;門戶關緊,而相鼠有牙,一陣咬便是一個洞洞。試問還有什麼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裏,不也是「沒有法子」?比鼠子更騷擾的是蚊子。「雅舍」的蚊虱之盛,是我前所未見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當黃昏時候,滿屋裏磕頭碰腦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別處蚊子早已肅清的時候,在「雅舍」則格外猖獗,來客偶不留心,則兩腿傷處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絕跡,明年夏天——誰知道我還是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勢較高,得月較先。看山頭吐月,紅盤乍湧,一霎間,清光四射,天空皎潔,四野無聲,微聞犬吠,坐客無不悄然!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地上陰影斑斕,此時尤為幽絕。直到興闌人散,歸房就寢,月光仍然逼進窗來,助我淒涼。細雨濛濛之際,「雅舍」亦復有趣。推窗展望,儼然米氏章法,若雲若霧,一片瀰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頂濕印到處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擴大如盆,繼則滴水乃不絕,終乃屋頂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綻,砉然一聲而泥水下注,此刻滿室狼藉,搶救無及。此種經驗,已數見不鮮。  笠翁《閒情偶寄》之所論,正合我意。「雅舍」非我所有,我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人生本來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給予之苦辣酸甜我實躬受親嘗。劉克莊詞「客裏似家家似寄」。我此時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實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選自梁實秋《雅舍小品·雅舍》) 篦:竹篱。 米氏章法:米氏,即米芾,是中國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 逆旅:就是旅館。
【題組】48. 據文中所述,作者住在「雅舍」自認最需要隱忍的干擾是:
(A) 有水池,有糞坑
(B) 與鄰人彼此互通聲息
(C) 無法對付鼠輩
(D) 揮不去聚蚊成雷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