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9. 依據皮亞傑 ( J. Piaget ) 與史密蘭斯基 ( S. Smilansky ) 的理論,下列兩位幼兒的對話情境,最符合哪一種遊戲類型?小兮拿了一塊積木說:「假裝這是一塊巧克力。」大東:「你要不要給我吃?」小兮:「好啊!但是你只能吃一口。」大東拿起積木巧克力,並假裝咬一口的動作;小兮拿回積木巧克力,並說:「你知道我最喜歡吃這個了!」大東:「我也是!」
(A) 功能性遊戲
(B) 建構遊戲
(C) 象徵遊戲
(D) 規則遊戲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49398
統計:A(8),B(13),C(141),D(4),E(0)

用户評論

【用戶】Pe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Piaget(皮亞傑)依認知發展,將兒童遊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功能性遊戲」,屬於無目的、無主題的自發性活動,通常又稱為「感覺遊戲」、「練習遊戲」。第二階段為「象徵性遊戲」,是一種虛構性的、想像性的遊戲,又稱為「戲劇性遊戲」或「想像遊戲」。第三個階段「規則性遊戲」,此階段的遊戲是具有規則性的、共同合作的,例如下棋、打球等。後來,Smilansky(史密蘭斯基)根據Piaget的遊戲發展分期,將象徵性遊戲又分為「建構遊戲」與「戲劇遊戲」,因而其遊戲分為「功能性遊戲」、「建構遊戲」、「戲劇遊戲」與「規則遊戲」等四大類。----------------------------Piaget 皮亞傑1.練習遊戲(感覺動作期)2.象徵遊戲(運思前期)3.規則遊戲(具...

【用戶】Pei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Piaget(皮亞傑)依認知發展,將兒童遊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功能性遊戲」,屬於無目的、無主題的自發性活動,通常又稱為「感覺遊戲」、「練習遊戲」。第二階段為「象徵性遊戲」,是一種虛構性的、想像性的遊戲,又稱為「戲劇性遊戲」或「想像遊戲」。第三個階段「規則性遊戲」,此階段的遊戲是具有規則性的、共同合作的,例如下棋、打球等。後來,Smilansky(史密蘭斯基)根據Piaget的遊戲發展分期,將象徵性遊戲又分為「建構遊戲」與「戲劇遊戲」,因而其遊戲分為「功能性遊戲」、「建構遊戲」、「戲劇遊戲」與「規則遊戲」等四大類。----------------------------Piaget 皮亞傑1.練習遊戲(感覺動作期)2.象徵遊戲(運思前期)3.規則遊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