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游老師進行班級經營時,學生累積滿十個笑臉章,可選擇兌換第一等級的獎品,或可選擇不兌換,將十個笑臉章轉換成一張榮譽卡,每累積五張榮譽卡,則可兌換 學生更喜歡的高一級獎品;依此類推。游老師此一學習獎勵的設計,主要希望培養學生哪一種能力?
(A)自我認同(self-identification)
(B)延宕滿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
(C)場地獨立(field independence)
(D)觀點取替(perspective taking)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22156
統計:A(13),B(154),C(0),D(0),E(0)

用户評論

【用戶】不教英文的英文老師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延宕滿足指個體為了達成特定目標、獲取渴望的結果,而願意克制衝動,放棄立即的滿足,以換得未來更大滿足的心理特質。該特質是由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Walter Mischel與其研究團隊於1960年代設計之實驗 (即著名之「棉花糖」實驗) 所發現。在此實驗中,實驗者給一群年約四歲的幼兒每人一個棉花糖,告訴他們有兩種選擇:一是立刻把糖吃掉;一是在實驗者離開實驗進行的房間後,若能等到他回來再吃,則可以獲得另一個棉花糖。後續的追蹤研究發現:那些在四歲時能夠抗拒馬上吃糖的衝動,忍受煎熬直到實驗者返回,以獲得第二顆糖的孩子,在青春期階段不論學業或是社會能力皆較同儕為佳。家長發現這些能夠延宕滿足的小孩,較有能力忍受挫折並抗拒誘惑、較有自信、做事專注、善於做計畫、眼光比較遠,也能夠以成熟的方式因應壓力。而這群孩子在學術性向測驗 (Scholastic Aptitude Test) 的得分,也顯著地高於立刻將糖吃掉的同儕。Reference: 國家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