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10.范張「」黍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3939
統計:A(10),B(716),C(20),D(8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增強之時距與比率考古題、身心障礙者行為問題處理

用户評論

【用戶】Jimmy Hua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增強物一般可分為下列五種,在擬訂行為改變方案時,必須思索安排使用何種增強物較適當:(一)消費性增強物:例如糖果、餅乾、飲料、水果等可吃的東西。(二)活動性增強物:例如戶外活動與遊戲。(三)操作性增強物:例如個人喜歡玩的玩具等。(四)擁有性增強物:使個人持有的東西,例如行為表現好就送他一支筆。(五)社會性增強物:指個人所喜歡接受的語言或身體刺激,例如口頭讚美、擁抱等。

【用戶】Jimmy Hua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普氏原則(Premack’s principle)就是給予次級增強物類型中的活動兩種,一種是較喜歡的活動(如玩飛機),另一種是較不喜歡的活動(如讀書),利用個人較喜歡的活動,來增強較不喜歡的活動。例如:學生喜歡玩飛機模型,而不喜歡讀書,則可告訴他好好讀書,就可以玩飛機,如此可以增加讀書行為。這就是普氏原則的運用。物的喜好,進而用不同的方式鼓勵學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