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公明儀問於曾子曰:「夫子可謂孝乎?」曾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君子之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註1.,諭父母於道。參直養也,安能為孝乎?身者,親之遺體也註2.。行親之遺體,敢不敬乎?故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陳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災及乎身,敢不敬乎?故烹熟鮮香,嘗而進之,非孝也,養也。君子之所謂孝者,國人皆稱願焉,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謂孝也。註:1. 先意承志: 指以父母的心意為先,為他們準備好一切所需2. 身者,親之遺體也: 我們的身體,是父母遺留下來的——節錄自〈禮記-曾子大孝篇〉
【題組】24. 由文中可推知:曾子認為自己只做到了什麼? 
(A) 尊重父母 
(B) 無忝所生
(C) 口體之養 
(D) 人皆稱願。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5
統計:A(2),B(0),C(6),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