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列小說, 選出符合文意的選項:有 鸚 鵡 飛 集他山,山中禽獸輒相愛重。鸚鵡自念:雖樂不可久也,便去。後數月, 山中大火, 鸚鵡遙見, 便入水沾羽, 飛而灑水。天神言:「汝雖有志意,何足云也? 」對曰:「雖知不能救, 然嘗僑居是山, 禽獸行善, 皆為兄弟, 不忍見耳。」天神感應, 即為滅火。( 劉義慶《宣驗記‧ 鸚鵡滅火》)
(A)「雖樂不可久也」意謂鸚鵡預知山中將有災禍
(B)「入水沾羽, 飛而灑水」歌詠鸚鵡的渴望自由
(C)「汝雖有志意, 何足云也」贊許鸚鵡的不屈不撓
(D)「禽獸行善, 皆為兄弟」呈現鸚鵡對山中禽獸的感恩
(E) 作者描述了「不忍」以及「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

參考答案

答案:D,E
難度:適中0.451613
統計:A(7),B(2),C(9),D(25),E(25)

用户評論

【用戶】Annie Chen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選文藉鸚鵡隻身滅火的行為,彰顯鸚鵡知恩圖報的情操。A並未言明鸚鵡有預知的能力。B歌詠鸚鵡即使力量薄弱,仍奮力滅火。C質疑鸚鵡隻身滅火的行為毫無用處。D「行善」此處指友善,所以鸚鵡懷著感恩之心。E「不忍」指「不忍見耳」一句,「知其不可而為之」指「雖知不能救,⋯ ⋯不忍見耳」一段。

【用戶】Annie Chen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語譯:有一隻鸚鵡飛到別座山棲息,山中的禽獸都敬愛看重他。鸚鵡自己心想:我在這裡雖然快樂,但終究不能長久住在這裡啊。便飛走了。幾個月後,這山起了大火,鸚鵡遠遠見到,便飛到水中沾溼羽毛,飛到這座山上灑水滅火。天神看了說:「你雖然有意志要滅火,但是以你(小小身軀)怎麼滅得了火?」鸚鵡回答說:「我雖然知道自己救不了火,但是我曾借住在這座山裡,那裡的禽獸對我很友善,所以都是我的兄弟,我不忍見他們被燒死。」山神聽了深受感動,就幫助他把火滅了。

【用戶】Peter Hao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這佛教的故事吧~~@@也上來考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