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沈復〈兒時記趣〉:「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這一段話是採用什麼修辭手法?
(A)映襯
(B)雙關
(C)頂真
(D)誇飾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86179
統計:A(20),B(7),C(18),D(321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修辭法

用户評論

【用戶】廖慧茹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映襯:將兩種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並列起來,兩相比較,從而使語氣  增強,意義明顯的修辭法雙關:把詞語的意思模糊化。使同一個句子可以理解成兩種截然不同的意思頂真 :指上句的結尾與下句的開頭使用相同的字或詞誇勢:將人、事或物的特點,透過主觀情意的「誇」張渲染與舖「飾」形容,使它與真正的事實相差很遠

【用戶】廖慧茹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映襯:將兩種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並列起來,兩相比較,從而使語氣  增強,意義明顯的修辭法雙關:把詞語的意思模糊化。使同一個句子可以理解成兩種截然不同的意思頂真 :指上句的結尾與下句的開頭使用相同的字或詞誇勢:將人、事或物的特點,透過主觀情意的「誇」張渲染與舖「飾」形容,使它與真正的事實相差很遠

【用戶】廖慧茹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映襯:將兩種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並列起來,兩相比較,從而使語氣  增強,意義明顯的修辭法雙關:把詞語的意思模糊化。使同一個句子可以理解成兩種截然不同的意思頂真 :指上句的結尾與下句的開頭使用相同的字或詞誇勢:將人、事或物的特點,透過主觀情意的「誇」張渲染與舖「飾」形容,使它與真正的事實相差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