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0〈發現事理的樂趣〉一文中,作者的父親,在作者還是小男孩時,為作者讀《大英百科全書》的文章,當時父親是採用哪一種學習方式來教導他 
(A)強迫學習,以對基礎知識有一系統、完整的概念 
(B)以實驗的方式,證明其合理性、存在性 
(C)以邏輯推理的方式獲得結論 
(D)將書本知識轉化為真實世界的有趣情境。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73585
統計:A(4),B(3),C(0),D(41),E(0)

用户評論

【用戶】愛讀冊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我們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書。當我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父親經常讓我坐在大腿上,讀裡頭的文章給我聽。我們會讀到恐龍,也許是雷龍或是霸王龍什麼的,而書上會這麼寫:「這巨獸高二十五英尺,頭寬六英尺。」這時候,父親會停下來說:「我們來看看那是什麼意思。那是表示假如這恐龍站在我們家的前院,牠高到可以把頭伸進樓上的窗子裡了;但因為頭太寬了,伸進來時,會先弄破窗戶。」父親與我盡可能把讀到的知識,轉換成現實的情境,因此後來我也學會那麼做—每當我看到一件事物時,都嘗試用轉換的方法,去想像它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你看,想到曾經有那樣的龐然大物存在這個世界,我就覺得非常興奮,非常有意思—但我不曾想到或害怕真會有一隻大恐龍爬進窗子來。後來,牠們都滅絕了,卻沒有人知道原因,那使我感到非常有趣。詳細參考:〈發現事理的樂趣〉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