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67~69題。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種種說法。其中最為可信的是,自先秦時代,人們就普遍認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惡日」,傳說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農事曆書《夏小正》記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因此,在此不祥之日宜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顯然這一天的活動並不是因屈原之死而開始的。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吃粽子的習俗也是後世演化而成。至於賽龍舟、祭屈原,更顯然是後人的以訛傳訛,相沿成俗,不過也可見老百姓對忠貞之士的彌篤感情。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屈原是在遭受一連串的打擊與刺激之後,對世界、對周圍一切乃至對人生都變得麻木與絕望,感覺無力回天,在極度壓抑、鬱悶的情況下,又缺乏合適的宣洩管道與合宜的心理輔導,於是選擇走上自我了卻的不歸路,並非是想證明或表白什麼,也不是打算向楚王「屍諫」,他極有可能患上了一種自古就有的疾病—「鬱症」,即今人所說的「憂鬱症」。      憂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病患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傷痛欲絕、自卑抑鬱,到悲觀厭世,而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不言不語、不吃不喝、不動的木僵(stupor)狀態;部分病例會有明顯的焦慮和反覆思考沒有目的的事情、大腦持續處於緊張的精神運動性激越;嚴重者還會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病情每次發作持續至少兩週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會反覆發作。                                                       (節錄自譚健鍬《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汩羅何處招憂魂》)
【題組】67關於端午節的起源眾說紛紜,根據上述文章,說明正確的是?
(A)老百姓對忠貞之士感情甚篤,因此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之死,而有端午節
(B)中國古人習慣於每年五月乘坐小舟遊湖消除暑氣,故有端午節划龍舟的習俗
(C)農曆以天干紀年,「五月」又稱為「午月」,古人又把初五稱為午日,五月初五又叫端午。因為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投湖自盡,因此人民以賽龍舟,包粽子等方式在這一天紀念他
(D)自古傳說「五月」邪佞當道,五毒並出,因此百姓習慣以插菖蒲、熏艾葉消除毒氣、避免傳染病。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88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警察法規白話解題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稱之為「端午」,吃粽子的習俗也是後世演化而成。至於賽龍舟、祭屈原,更顯然是後人的以訛傳訛, 相沿成俗,不過也可見老百姓對忠貞之士的彌篤感情。→O(A) 老百姓對忠貞之士感情甚篤,因此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之 死,而有端午節

【用戶】蝦皮:警察法規白話解題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稱之為「端午」,吃粽子的習俗也是後世演化而成。至於賽龍舟、祭屈原,更顯然是後人的以訛傳訛, 相沿成俗,不過也可見老百姓對忠貞之士的彌篤感情。→O(A) 老百姓對忠貞之士感情甚篤,因此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之 死,而有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