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有關於現代作家的敘述,何者為非?
(A)白萩︰早期作品散發浪漫情調,勇於嘗試各種語言技巧,以期突破既有的形式;後期作品致力於探討生命。
(B)余光中︰詩壇祭酒。
(C)徐志摩︰重視新詩的格律,兼融古典與西洋文學。
(D)鄭愁予︰理性思維重於抒情,關懷本土與社會使命。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88014
統計:A(57),B(172),C(69),D(285),E(1)

用户評論

【用戶】cat3672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鄭愁予傳聞是鄭成功的十一代裔孫~筆名「愁予」二字出自《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以及南宋大詞人辛棄疾的「菩薩蠻」:「江晚正愁余,山間聞鷓鴣」。16歲自費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草鞋與筏子》,隨後出版《窗外的女奴》、《衣缽》、《雪的可能》、《燕人行》、《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部詩集。在大眾間以《錯誤》一詩中「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的名句,頗具知名度。

【用戶】偽課員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楊牧(1940年9月6日-),本名王靖獻,台灣花蓮縣人,台灣著名詩人及散文作家。早期的楊牧,深受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經過留美生活的洗禮,開始對社會進行關注。楊牧三十二歲以前的筆名為葉珊,三十二歲之後,更改筆名為楊牧,可以看作是純粹的浪漫情懷與兼含人文關懷的分水嶺。

【用戶】cat3672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鄭愁予傳聞是鄭成功的十一代裔孫~筆名「愁予」二字出自《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以及南宋大詞人辛棄疾的「菩薩蠻」:「江晚正愁余,山間聞鷓鴣」。16歲自費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草鞋與筏子》,隨後出版《窗外的女奴》、《衣缽》、《雪的可能》、《燕人行》、《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部詩集。在大眾間以《錯誤》一詩中「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的名句,頗具知名度。

【用戶】偽課員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楊牧(1940年9月6日-),本名王靖獻,台灣花蓮縣人,台灣著名詩人及散文作家。早期的楊牧,深受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經過留美生活的洗禮,開始對社會進行關注。楊牧三十二歲以前的筆名為葉珊,三十二歲之後,更改筆名為楊牧,可以看作是純粹的浪漫情懷與兼含人文關懷的分水嶺。

【用戶】cat3672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鄭愁予傳聞是鄭成功的十一代裔孫~筆名「愁予」二字出自《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以及南宋大詞人辛棄疾的「菩薩蠻」:「江晚正愁余,山間聞鷓鴣」。16歲自費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草鞋與筏子》,隨後出版《窗外的女奴》、《衣缽》、《雪的可能》、《燕人行》、《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部詩集。在大眾間以《錯誤》一詩中「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的名句,頗具知名度。

【用戶】偽課員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楊牧(1940年9月6日-),本名王靖獻,台灣花蓮縣人,台灣著名詩人及散文作家。早期的楊牧,深受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經過留美生活的洗禮,開始對社會進行關注。楊牧三十二歲以前的筆名為葉珊,三十二歲之後,更改筆名為楊牧,可以看作是純粹的浪漫情懷與兼含人文關懷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