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 「有時不期然而遇見來巡視的主治大夫。以前,他仔細為我講解父親的病況與治療方式;其後,我們漫談著一些死生問題及形上哲學;最近,他往往只是悲憫地陪我望著病床上只餘半身的父親,口中喃喃著:『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呢?而父親總是沉沉地睡,沒有春夏秋冬,沒有悲歡哀樂。我輕輕撫摸那一頭白髮。不免自問:當時我們為他所做的抉擇是對的嗎?現在父親若能睜開眼睛說話,他會對我們說甚麼呢?」下列選項與此段文字無關的是:
(A)生命總是有盡頭
(B)父女之情難以割捨
(C)醫生亦難掌握生死
(D)生死決定總叫人猶疑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1),C(0),D(0),E(0)

用户評論

【用戶】christopher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A)生命總是有盡頭 --最近,他往往只是悲憫地陪我望著病床上 只餘半身的父親(人事已盡的感覺)(B)父女之情難以割捨 --口中喃喃著:『怎麼辦?怎麼辦?』(因擔心和不捨、無助的發語)(C)醫生亦難掌握生死 --最近,他往往只是悲憫地陪我望著病床上 只餘半身的父親(盡人事,聽天命)文中許多「自問」,應該是突顯對於父親狀況無能為力的不安和焦慮感。

【用戶】q530125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他往往只是悲憫地陪我望著病床上 只餘半身的父親,口中喃喃著:『怎麼辦?怎麼辦?』這幾句怎麼辦是醫生說的吧! 不是女兒說的,且文中也沒有說明是兒子還是女兒 ? 怎麼能知道是父女之情難以割捨呢?B選項是否也無關本文?

【用戶】Mark Chen

【年級】

【評論內容】當時我們為他所做的抉擇是對的嗎?讓個人有種.....也許當初有考慮過不截肢(急救),讓他走。或許比現在只剩半身躺在床上又沒知覺來得好。如果是這樣其實[生死決定總叫人猶疑]也算是有點符合啦....雖然不是很明顯 B反倒比較奇怪,文章哪邊可以看出是女兒,如果題目是親子之情總是難以割捨,應該比較好。出題出的....嗯.....如果我是出題者就自己乖乖認錯送分

【用戶】高文君

【年級】研一下

【評論內容】寫這種題目比癌症更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