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妃娜將日治時期治臺政策演變繪製成以下時間軸,請根據此時間軸回答以下問題。


【題組】14.請問時間軸中的甲,是甚麼原因導致政策轉變?
(A)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B)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C)南進政策
(D)中日戰爭。

參考答案

用户評論

【用戶】lila860816

【年級】幼兒園下

【評論內容】日治時期演變時間表1895~1919:無方針主義時期1895年乙未割台後,日本正式接管台灣,當時雖然有台灣民主國進行抵抗,但最終日本仍是進入台灣。因首次接手殖民地(台灣是日本第一個殖民地),加上台灣人民反抗心強烈,所以以軍事鎮壓為主,也沒有一定的治理方向,所以稱為無方針主義。特點1.多次的武裝抗日事件如:1912年的苗栗事件(羅福星)和1915年的西來庵事件(余清芳)。2.派來的總督為武官如:第一任─樺山資紀、第四任─兒玉源太郎(後藤新平)、第五任─佐久間左馬太(理蕃)1919~1937:內地延長主義1919年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國際間開始有「民族自決」的聲浪,所以為了讓台灣人認同自己與日本是同民族,所以採取內地延長主義,意思為:「台灣是日本延長的領地」。★民族自決:在沒有外部壓迫或干擾的情況下,人民可以自由決定他們的政治地位,並自由謀求他們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聯合國憲章)特點:1.以非暴力的抗議活動為主如: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林獻堂)、台灣文化協會(林獻堂)2.派來的總督為文官如:第九任─田健治郎1937~1945 皇民化運動因中日戰爭爆發,台灣成為了日本的重要補給站,所以希望台灣人民能成為天皇的一分子,而進行皇民化運動,主要特點為改姓名、改穿著、設學校等與日本生活相近的習慣。但雖說要將台灣人民同化,但實際上台灣人民與日本人民依舊有不平等的情況出現。特點:1.學校興建(小學校、公學校、蕃人公學校)、下水系統與時間觀念、說國語(日語)改姓名2.派來的總督為武官如:最後一任─安藤利吉(A)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間為1914-1919,主要戰場大部分在歐洲,所以基本上與東亞比較沒有什麼關係,直到1919年出現民族自決的聲浪,使得台灣從無方針改成內地延長(B)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間為1945年,當時日本因被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而宣布投降,台灣在1945年10月25日由最後一任總督安藤利吉歸還感中國。(C)南進政策:時間為1941年,在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希望創立大東亞共榮圈,所以以台灣為起點,開始從往東南亞進攻發展,稱之為南進政策(D)中日戰爭:時間為1937-1945,又稱為七七事變、蘆溝橋事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縣的戰場開端,因為中日戰爭的爆發,而使台灣由文官統治變成武官統治,也進入了皇民化時期,所以正確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