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3 甲在百公尺外欲射殺仇人乙,當時乙正與其女友丙相擁道別,甲雖預見可能會射中丙,仍執意開槍,結果導致丙中槍身亡。針對丙之死亡結果,甲之行為應如何論罪?
(A)僅成立過失致死罪
(B)不成立犯罪
(C)僅成立殺人未遂罪
(D)成立故意殺人既遂罪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87861
統計:A(226),B(7),C(58),D(2304),E(0)

用户評論

【用戶】林俊鮪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我在想怎麼會是客體錯誤  題意不是誤丙為乙而殺之  因該是打擊失誤  對丙成立過失致死 對乙成立殺人未遂 想像競合 從一重論處。而題意後段預見可能會射中丙 不違背其本意有 未必故意  故成立殺人既遂 

【用戶】nicholas_gaby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構成要件錯誤 事實錯誤(一)客體錯誤      1.等價客體錯誤----不阻卻故意       (甲乙皆是人 生命v.s生命)----殺人既遂      2.不等價客體錯誤--阻卻故意       (甲誤人是狗而殺之 生命v.s財產)---過失致死      (甲誤狗是人而殺之 財產v.s生命)---過失毀損---毀損不罰過失(對狗)                                                                        ---殺人未遂(對人)      

【用戶】Lookingbruce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直接故意: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明知並有意使其發生者,為故意間接故意: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者,以故意論有認識之過失: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雖預見其能發生而確信其不發生者,以過失論無認識之過失:行為人雖非故意。但按其情節應注意,並能注意,而不注意者,為過失有點拗口,但就是這個意思.預見可能打到丙而最後又真的打到了,算故意.

【用戶】小銀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打擊錯誤,未必故意(間接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