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 清末民初,面對國家的困境,菁英們積極思考救國之法,其中之一就是「經世致用」。以下有關「經世致用」的用法,何者錯誤?
(A)如何能把國人從一盤散沙的蒼生,轉化為現代的新國民?知識份 子認為新式教科書,特別是「新國文」是其中一樣最好的工具, 這也是和中國文化「經世致用」思想有密切關係
(B)鴉片戰爭徹底失敗,把仍然沉浸在天朝大國美夢的國人驚醒,朝 野上下開始意識到落後就要挨打,需要放下「經世致用」的架子 向西方學習
(C)中國傳統的實用理性主義反對玄談,主張「經世致用」。他們提倡 崇實,反對空疏。這與清末國弱民窮,國人奮起維新救國的思想 有密切關係
(D)《大學》所提倡的「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經世致用」哲學體系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26277
統計:A(27),B(199),C(24),D(24),E(0)

用户評論

【用戶】楊竣宇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字詞 【經世致用】注音 ㄐㄧㄥ ㄕˋ ㄓˋ ㄩㄥˋ漢語拼音 jīng shì zhì yòng釋義 治理世事,切合實用。如:「經世致用之學。」我個人認為經世致用可以是一種思想,可以是一種態度,也可以是一種方法,都是具有正面積極的解是。(B)的敘述方是明顯將經世致用的涵義給誤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