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工之僑得良桐焉,斫①而為琴,弦而鼓②之,金聲而玉應③。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④。使國工⑤視之,曰:「弗古。」還之。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⑥,作古窾⑦焉。匣而埋諸土,期年⑧出之,抱以適⑨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圖⑩之,其與亡矣!」遂去,入於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終。 注釋:① 斫:音 ㄓㄨㄛˊ,用刀斧砍削。② 鼓:彈奏。③ 金聲而玉應:指以鐘發聲,以磬附和。在此形容琴音鏗鏘動聽。金,鐘,古樂器。玉,磬,古樂器。④ 太常:指太常寺,古代掌管祭祀禮樂之官府。⑤ 國工:國內一流的樂師。⑥ 篆工:刻字、刻圖紋的工匠。⑦窾:音 ㄎㄨㄢˇ,同「款」,古代鐘鼎器物上鑄刻的文字。⑧ 期年:一周年。期,音 ㄐㄧ。⑨適:到、去。⑩ 圖:打算。宕冥之山:
【題組】6. 文中工之僑之所以將琴獻給太常,是因為他認為這是一張好琴。下列選項,何者是工之僑所認為的好琴的標準?
(A)好的琴弦
(B)好的音色
(C)好的裝飾
(D)好的樂工。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教

【年級】

【評論內容】X(A)物質X匱乏時,冰棒即是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