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 雲門舞集作品《水月》及《行草》的肢體動作風格最主要來自下列何種元素的影響
(A)中國民俗舞
(B)太極導引
(C)中國戲曲
(D)芭蕾舞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Cypress Chou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 引用出處:https://cirn.moe.edu.tw/Upload/Website/1124/WebContent/31833/RFile/31833/77225.pdf雲門舞作以水的姿態,在手舞足蹈之間,演繹文字、歌詠詩篇,流淌為雲門流域,自文化土地汲取養分,也以澆沃豐饒藝術文化回饋大地,滋養心靈。代表作品有:《水月》、《築夢》、《行草》、《行草 2》、《狂草》、《稻禾等》。林懷民認為舞者必須從生活、閱讀、藝術中學習,是身為舞者的重要功課。一個舞者如果沒有內涵做後盾,就算學會高超的舞蹈技巧,跳出來的舞也不會動人。舞蹈技巧的練習之外,雲門的舞者也學武術、打坐、和太極導引,也學習書法,從臨摹體會王羲之、懷素等書法家的內涵與精神,進而豐富自己的學與藝術。  (一)水天雲影--《水月》 林懷民由「鏡花水月畢竟總成空」的佛家偈語得到啟示,創造出人體,明鏡,與流水輝映的「水月」傑作。但在這樣的「空」中,卻映透真實的存在。最令國際舞評家讚嘆的是:這齣以東方文化入舞的作品,採用了西方音樂的經典—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東西交融,相得益彰。舞近於詩,在《水月》一舞,瀲灩水波中,天光雲影共徘徊的是跨文化的美妙詩篇。 。 (二)上善若水--《行草》、《屋漏痕》提筆、蘸墨,大筆揮寫:側、勒、努、趯、策、掠、啄、磔,到歷代書法名家的手跡,直至跳脫文字框囿的空靈舞動,不是枕腕、也非懸肘,而是在舞者的在呼吸調息間,藉著伸展舞動,書寫於天地,涵融於自然,撼動於人心。行草,舞者將飄飄長袖,以肢體揮灑出筆墨酣厚、剛柔並濟的靈動書法。墨色,水的流動、氣的流轉,是書法的墨跡、更是字裡行間的生動氣韻。 《屋漏痕》書法最高境界的隱喻。然而舞作《屋漏痕》不談書法家故事,也不作風格詮釋,舞臺上呈現身體,呼吸,空間與音樂互動的純舞蹈。舞者自傾斜八度的白色斜坡,距離地板 1.25 公尺的最高點而下,宛如潔白的宣紙。黑色的雲影投射在斜臺上。多層次的黑不斷變形,流轉,彷若渲染的墨汁,舞者出入雲影,在黑白的素樸色調裡,回應「夏雲」,「飛鳥」,「驚蛇」,所呼喚的「自然」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