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8 社會心理學家 Harold Kelley 的歸因理論認為在解釋他人行為時,除了會尋求一致性(consistency)、獨特性(distinctiveness)等訊息外,還會收集那一種訊息?
(A)頻率性(frequence)
(B)重要性(importance)
(C)相似性(similarity)
(D)共識性(consensus)代號:10510頁次:4-4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28571
統計:A(27),B(9),C(69),D(117),E(0)

用户評論

【用戶】dj9xk

【年級】小三下

【評論內容】 1、一貫性(consistency):指行動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時候對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應,即行動者的行為是否穩定而持久。例如,如果一名員工並不總是上班遲到,她有7個月從未遲到過,則表明這是一個特例,行為的一貫性較低;而如果她每周都遲到兩三次,則說明行為的一貫性高。行為的一貫性越高,觀察者越傾向於對其作內部歸因。  2、區別性(distinctiveness):指行動者是否對同類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應,他是在眾多場合下都表現出這種行為還是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現這一行為。例如,一名今天遲到的員工是否經常表現得自由散漫、違反規章紀律。如果行為的區分性低,則觀察者可能會對行為作內部歸因;如果行為的區分性高,則活動原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