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居高聲自遠,端不借秋風」(虞世南)、「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駱賓王)、「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李商隱)以上三位唐代詩人作品所歌詠對象為
(A)蟬
(B)鷹
(C)雁
(D)蜂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82047
統計:A(2034),B(129),C(139),D(4),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李商隱:夜雨寄北

用户評論

【用戶】紅蘿蔔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  詠物詩既是托物言志,就要表達自己寄托的感情。陶淵明詠菊,抒寫自己悠然閒適、不慕富貴的心境;陸游詠梅,表明自己不媚於俗、堅守正義的氣節。有些詠物詩的感情表達比較含蓄,更需要用心體味。  由於作者的經歷遭際、情趣愛好以至對事物觀察的角度、認識的深淺不同,同一事物,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表達出不同的感情來。唐代有三位詩人都寫過詠蟬的詩,被誣入獄的駱賓王,發出的是「霧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的「患難人」的心聲;仕途蹇滯的李商隱,慨歎的是「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的「牢騷人」的遭際;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達的卻是「居高聲自遠,端不藉秋風」的「高貴人」的志得意滿。他們都抓住了蟬鳴高遠的特點,卻都揉進了自己的不同感受,表達自己獨特的感情。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詠物詩都含有作者明確的寄托,但不管有沒有寄托,一首好的詠物詩,總是以其生動的形象和強烈的美感吸引讀者,而且有意無意地、或深或淺地透過所詠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態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隱含生活的道理。

【用戶】紅蘿蔔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詠物詩既是托物言志,就要表達自己寄托的感情。陶淵明詠菊,抒寫自己悠然閒適、不慕富貴的心境;陸游詠梅,表明自己不媚於俗、堅守正義的氣節。有些詠物詩的感情表達比較含蓄,更需要用心體味。  由於作者的經歷遭際、情趣愛好以至對事物觀察的角度、認識的深淺不同,同一事物,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表達出不同的感情來。唐代有三位詩人都寫過詠蟬的詩,被誣入獄的駱賓王,發出的是「霧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的「患難人」的心聲;仕途蹇滯的李商隱,.....看完整詳解

【用戶】紅蘿蔔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詠物詩既是托物言志,就要表達自己寄托的感情。陶淵明詠菊,抒寫自己悠然閒適、不慕富貴的心境;陸游詠梅,表明自己不媚於俗、堅守正義的氣節。有些詠物詩的感情表達比較含蓄,更需要用心體味。  由於作者的經歷遭際、情趣愛好以至對事物觀察的角度、認識的深淺不同,同一事物,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表達出不同的感情來。唐代有三位詩人都寫過詠蟬的詩,被誣入獄的駱賓王,發出的是「霧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的「患難人」的心聲;仕途蹇滯的李商隱,.....看完整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