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 某點在坐標平面上由原點(0 , 0)開始移動,第1次向左移1單位到達(-1 , 0),第2次往下移3單位到達(-1 , -3),第3次往右移5單位到達(4 , -3),第4次向上移動7單位到達(4 , 4),第5次再向左移9單位,按此規則移動下去,則移動到第8次時會到達A點, A點坐標為: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54639
統計:A(269),B(72),C(68),D(6),E(0)

用户評論

【用戶】DaFun Chang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由於鑑定學習障礙的標準 - 學業成就與智力測驗的差異公式 - 頒佈以來飽受批評與爭議。針對傳統上對於學習障礙的鑑定,是以測驗與處理(test and treat)進行但是RTI則將測驗與處理模式改為處理與測驗(treat and test)模式,亦即學生可以先接受介入服務的觀察與篩選,經由這種介入歷程,來評估學生是否有具有學習障礙。有許多學生因為在普通教育的教學環境中,沒有獲得適當的教學,而須要接受特殊教育服務。如果能提高普通教育的品質,學習障礙學生的人數就可以減少。

【用戶】107正式老師上榜謝謝阿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RIT(Response to Intervention)教學反應介入其包含多項獨立教育介入,可用來區別學障學生。讓學生確實接受教育介入,並再三監控進程以瞭解學生反應,在系統性嚴格監控下,常會讓學生學科進步,若經許多教學介入後,學生還是沒進步才可認定為學障。RIT的通則常有三個不同階段的介入,階段一的人最多,階段二人會變少,階段三則變成個位數。階段一是指在學校班級中一大部分學生會有學習困難,故經過階段一的教學介入後就會剩下部分學困的學生,階段二再進行更多介入與監控。當進入階段三,須召開身分確認會議,正式決定學生在階段一和二的介入無效,並確認為學障,所以階段三的介入如同執行特殊教育服務資格的法定程序。 (A)差距標準,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