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 (甲)易有三義:易簡、不易、變易,為東漢鄭玄所提出(乙)《儀禮》的內容是記載古代禮儀,其中〈聘禮〉為諸侯遣大夫往他國相問之禮(丙)《爾雅》是中國最早的字書,重在解釋文字結構的造字法則(丁)東晉元帝時豫章內史梅賾所呈《尚書孔安國傳》為今日所稱的《偽古文尚書》(戊)今本《禮記》即由戴聖刪取四十九篇而成之小戴禮記,四書中的《大學》、《中庸》原為其中的篇章(己)春秋三傳中,《左傳》主記事,又稱春秋內傳;《公羊》、《穀梁傳》主釋義例,又稱春秋外傳。以上敘述正確者有
(A)二個
(B)三個
(C)四個
(D)五個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69835
統計:A(52),B(133),C(179),D(1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關於禮記、禮記、十三經

用户評論

【用戶】張立琦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戊)今本《禮記》即由戴聖刪取四十九篇而成之小戴禮記,四書中的《大學》、《中 庸》原為其中的篇章漢朝戴德將漢初劉向收集的130篇綜合簡化,一共得85篇,稱為《大戴禮記》,後來其姪戴聖又將「大戴禮記」簡化刪除,得46篇,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樂記》,一共49篇,稱為《小戴禮記》。(己)春秋三傳中,《左傳》主記事,又稱春秋內傳;《公羊》、《穀梁傳》主釋義例,又稱春秋外傳司馬遷最早提到國語的作者是左丘明,其後班固、劉知幾等都認爲是左丘明所著,還把國語稱爲《春秋外傳》。

【用戶】Pei-Ling Chen

【年級】小四上

【評論內容】甲乙丁戊是對的(丙)"教育部重編國語字典"書名。十九篇。相傳釋詁一篇,為周公所撰。其他或言為孔子、子夏、叔孫通、梁文所增補。基本上當是由漢初儒者綴輯舊文遞相增益而成,為中國最古訓詁名物的書。前三篇釋詁、釋言、釋訓解釋一般語詞,後十六篇專門解釋各種名物術語。

【用戶】張立琦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戊)今本《禮記》即由戴聖刪取四十九篇而成之小戴禮記,四書中的《大學》、《中 庸》原為其中的篇章漢朝戴德將漢初劉向收集的130篇綜合簡化,一共得85篇,稱為《大戴禮記》,後來其姪戴聖又將「大戴禮記」簡化刪除,得46篇,再加上《月令》、《明.....看完整詳解

【用戶】Pei-Ling Chen

【年級】小四上

【評論內容】甲乙丁戊是對的(丙)"教育部重編國語字典"書名。十九篇。相傳釋詁一篇,為周公所撰。其他或言為孔子、子夏、叔孫通、梁文所增補。基本上當是由漢初儒者綴輯舊文遞相增益而成,為中國最古訓詁名物的書。前三篇釋詁、釋言、釋訓解釋一般語詞,後十六篇專門解釋各種名物術語。

【用戶】Pei-Ling Chen

【年級】小四上

【評論內容】甲乙丁戊是對的(丙)"教育部重編國語字典"書名。十九篇。相傳釋詁一篇,為周公所撰。其他或言為孔子、子夏、叔孫通、梁文所增補。基本上當是由漢初儒者綴輯舊文遞相增益而成,為中國最古訓詁名物的書。前三篇釋詁、釋言、釋訓解釋一般語詞,後十六篇專門解釋各種名物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