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2. 為了治療蜘蛛網膜下出血的病人因血管瘤破裂後所引起的血管痙攣,醫囑通常會以 3-H( hypertension、hypervolemia、hemodilution)原則治療病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病人常會出現高血容積及高血鈉現象
(B) 通常蜘蛛網膜下出血後 3 至 14 天會出現嚴重的血管痙攣
(C) 若血管瘤未用血管夾治療的病人,維持收縮壓在 120-150 mmHg
(D) 若血管瘤已用血管夾治療後的病人,維持中心靜脈壓在 8-12 cmH2O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46939
統計:A(83),B(4),C(9),D(2),E(0)

用户評論

【用戶】Tim T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治療蜘蛛網膜下出血醫囑通常會以 3-H ( hypertension、hypervolemia、hemodilution 低的血比容)原則治療病人(1) 通常蜘蛛網膜下出血後 3 至 14 天會出現嚴重的血管痙攣 (2) 若血管瘤未用血管夾治療的病人,維持收縮壓在 120-150 mmHg (3) 若血管瘤已用血管夾治療後的病人,維持中心靜脈壓在 8-12 cmH2O

【用戶】Tim T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如果已經發生vasospasm 目前的標準治療是給予所謂的triple-H therapy triple-H therapy指的是hypervolemia, hypertension和hemodilution 具體內容包括: 1. 積極給予輸液(以0.9% NS為主) 使CVP不低於8 mmHg 2. 給予升壓劑(以dopamine為主) 使血壓上升至病人之神經學症狀改善為止 收縮壓最高可升高到200-220mmHg (我的疑問:我們真的有故意把血壓拉到這麼高過嗎?) 3. 使血比容維持在30-35% 4. 如果上述處置仍無效 可在加用強心劑(如dobutamine) 使cardiac index不低於4.0L/min/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