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4. 歷代研究 《 孫子兵法 》 並為之註解者甚多。當我們對 《 孫子兵法 》 有疑義時,下列何人之註暫不優先參考?
(A) 曹操
(B) 梅堯臣
(C) 鍾嶸
(D) 張預ˉ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81555
統計:A(123),B(75),C(211),D(50),E(0)

用户評論

【用戶】Macoto

【年級】小四上

【評論內容】作家與作品的價值,我們可以分析說明,但是很難評定等級,這樣作很容易流於主觀成見。鍾嶸《詩品》中較有爭議的作家等級,如:劉楨、陸機、潘岳、張協列於上品;曹丕、陶淵明、鮑照、謝脁列為中品;而曹操列為下品。

【用戶】郭于婷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孫子兵法問世後,即廣泛的流傳,韓非子五蠹篇中說:「今境內之民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可見在戰國時代即已家喻戶曉,漢代的時候,武帝看大將軍霍去病不好古籍,「嘗欲教之以孫吳兵法。」(見《漢書列傳》)三國時,曹操最讚賞孫子兵法,他是第一個為兵法做註解的人。曹操之後,歷代都有人研究,有的就文字的意義註釋,有的就語句的內容發揮,有的用以往的戰史印證,計有百餘家之多。最流行的版本是《武經七書》本和《孫子十家注》本,前者是把孫子、吳起、司馬法、黃石公三略、尉繚子、六韜、李衛公問對等七部兵書合為一集﹔後者則是單獨流傳,而收錄曹操、孟氏、李筌、杜牧、陳皞、賈林、梅堯臣、王皙、何廷錫、張預等十家的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