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 《文心雕龍.物色》:「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下列文句,何者最不能印證劉勰的說法?
(A) 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
(B) 古臺搖落後,秋日望鄉心。野寺人來少,雲峯水隔深。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
(C) 其中許多建築物幾度經歷天災兵禍的毀壞而又修復,不可能是十六世紀的原來面貌了。可是洪水氾濫過雨露浸蝕過,畢竟整座城都透露著一種蒼老的氣息
(D)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蟬聲沉落,蛙聲昇起/一池的紅蓮如紅焰,在雨中/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每朵蓮都像你/尤其隔著黃昏,隔著這樣的細雨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28866
統計:A(26),B(25),C(183),D(57),E(0)

用户評論

【用戶】貝貝✨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翻譯:人的感情跟隨景物而變化,文章便是這些感情的抒發。一葉下落尚能觸動情懷,幾聲蟲鳴便可勾引心思。(A)取自王粲〈登樓賦〉。說明在看景物時,想到這不是自己的故鄉,且故鄉又被重重山嶺給擋住,不禁令作者留下淚水。(B)劉長卿〈秋日登吳公檯上寺遠眺〉。同樣也是在看景物時,看到前朝古蹟吳公檯的零落,且人煙稀少,為此感慨萬分。(C)林文月〈翡冷翠在下雨〉。這一段比較純粹在描述景色,較未觸及心情上的情緒。(D)余光中〈等你,在雨中〉。「竟感覺/每朵蓮都像你」一句就是作者情感上的投遞。

【用戶】Mac Lia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文心雕龍.物色》:「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這段話顯示出,在人們的內心世界中,時常會受到景物的牽引。// 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況清風與明月同夜,白日與春林共朝哉! 「一年四季會出現不同的景物,不同的景物也會表現出不同的樣貌;人的情感隨著景物變化,文章便是這些情感的抒發。一片葉子落下尚能醒發情懷,幾聲蟲鳴便可牽引心思,何況身處清風明月的秋夜裡,以及白日春林的晨曦中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