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 原產地在古巴、巴哈馬群島的沙氏變色蜥,由於體型小、動作快、善於躲藏,繁殖力強,被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列為百大入侵種之一。2000 年,嘉義水上鄉的苗圃,第一次發現沙氏變色蜥的蹤跡,推測可能是隨著苗木進來台灣,政府曾發起移除沙氏變色蜥的獎勵行動,但是沙氏變色蜥仍擴散到周邊鄉鎮,陸續攻佔嘉義、花蓮以及新竹原生蜥蜴棲地。大舉入侵的沙氏變色蜥,對台灣本土物種的威脅不容小覷,尤其是對本土蜥蜴斯文豪氏攀蜥,也就是大家俗稱的攀木蜥蜴。牠們都喜歡吃螞蟻、金龜子等小昆蟲,當沙氏變色蜥數量一多,勢必會排擠斯文豪氏攀蜥的生存空間。2008 年到 2017 年十年間,嘉義縣政府以收購制度,獎勵民眾移除,10 年耗資 1049 萬,移除 160 多萬隻沙蜥,但數量遠低於野外實際數量。請問以下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對台灣而言,沙氏變色蜥為外來種,由於外來種在台灣缺乏天敵,因此所有外來種皆可大量繁殖,對台灣生態系造成嚴重威脅與影響
(B)沙氏變色蜥是一種無辜的生物,政府以獎勵方式移除對台灣生態系沒有好處
(C)只要沙氏變色蜥沒有直接掠食台灣本土蜥蜴,就不會威脅本土蜥蜴的生存
(D)沙氏變色蜥與斯文豪氏攀蜥的生態棲位相似,發生種間競爭的機率較高
(E)長久而言,人為清除沙氏變色蜥將會降低生物多樣性。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